本文介绍一个中药去口臭的千古方——银柴五黄汤。银柴五黄汤由金银花、柴胡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生黄芪、玄参、知母、防风和桔梗众多中药组成,具有清热解表和和解清里的效果,是治疗口臭的千古名方,被后世中医药师广泛使用。

口臭中药方子资料图:中药去除口臭的特效千古方子。

中药去口臭的千古方

来源

效法吴鞠通银翘散和张仲景的泻心汤,化裁成此方。

组成

金银花20~30g、柴胡15g、黄芩15g、黄连10g、黄柏12g、生黄芪15g、玄参12g、知母12g、防风12g、桔梗10g。功用:清热解表,和解清里。

方解

关于口臭,《伤寒论》有如下记载:“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为温病,若发汗已身灼热者,名曰口臭”,“阳脉浮滑,阴脉濡弱者,更遇于风,变为口臭……以此冬伤于寒,发为温病”,说明口臭来源有两途,一者外感风寒太阳表实发汗后病不解,汗出当风而成,一者阴虚阳亢,郁而化热,更感于风,转变为口臭,殊途同归,既成口臭,治疗则同,《伤寒论》中未明确对证方药,只提出禁忌火熏和下法。张老师深研口臭的成因和病机,拟定清热解表,和解通腑的治法,创立银柴五黄汤,补充仲景有论无方的缺憾,方中银花、柴胡为君,疏风解表,透邪外出,黄芩、黄连、黄柏为臣,清三焦之热,直折上逆之火,壮火食气,生黄芪以补益肺气之亏,知母、玄参滋肾水而润肠通便,防风为风中之润药,助君药透表疏风而不伤阴,桔梗为使,载药引经上行,诸药共奏外透表邪、中和少阳,下滋肾水,则三阳之症迎刃而解,兼具银翘散、泻心汤之功。

主治

外感口臭风热或太阴口臭。症见热势鸱张,正邪交争剧烈,高热口渴,不恶寒,咳嗽咽干,口干口苦,汗出热不解,身痛便干,舌红苔黄干,脉弦数。

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

里热较重便秘,口苦口臭,加连翘12g、生大黄6g,用至便通为止。肝胆热重口苦胁痛黄疸者加茵陈20g、栀子15g,以利胆退黄。咳嗽咳痰重加川贝母、紫菀、炙百部各12g。

验案举要

王某,女,47岁。2013年2月5日初诊。口臭两年多。

患者于2013年1月17日去三甲医院检查治疗,吃了四联疗法,治疗2个疗程,症状无好转,口臭依旧严重。其后坐飞机到美国,口臭症状加重,伴有口干口苦,美国医生给予口服萘普生500mg,日两次。2天后返回国,在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就诊,诊断为病毒性感染,予输液利巴韦林0.1g/d,喜炎平375mg/d,并静点赖氨匹林,口服蓝芩口服液等,治疗六天,症状无缓解,出现咳嗽,咽痒,后到眼科医院就诊,服用中医大夫的汤药(小柴胡汤合三仁汤加味)三剂,体温仍不降,体温最高39.0℃,夜间热重,伴有乏力腰痛,咳嗽口渴。形体稍肥胖,面色微红。舌微黯,苔白腻,脉弦小。辅助检查:2013年2月2日,EB病毒、巨细胞病毒、风疹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肺炎衣原体抗体均阳性,抗体滴度值分别为688.0U/ml、7.21U/ml、31.70U/ml、30.60U/ml、92.10U/ml。辨证分析:素体偏虚,兼操劳伤气,出差耗神,外高热毒,渐侵入肺,损伤气阴,肺宣降失常,气逆而咳,火蒸为热。诊断为:外感发热(口臭),证属气阴两虚。治疗以宣发肺气,扶正逐邪,兼清热养阴。西医诊断:呼吸道病毒感染。予银柴五黄汤加减。金银花15g,柴胡12g,防风10g,生黄芪15g,黄芩12g,黄连9g,黄柏10g,知母12g,百合15g,连翘12g,川贝12g,香附12g,百部12g,锦灯笼12g,荆芥12g,白术12g,苏叶12g。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二诊(2013年2月19日):患者病情明显好转。服上方一剂后,热退,心烦、燥热感大减。舌微黯苔薄白腻,脉弦小。予方药:银柴五黄汤加减。生黄芪15g,白术12g,防风10g,黄芩12g,黄连6g,黄柏
2g,川贝12g,紫菀12g,百部12g,桔梗12g,甘草6g,生石膏12g,柴胡12g,赤芍15g,金银花12g。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中成药:牛黄蛇胆川贝液3盒,每日3次;双黄连颗粒3盒,每日3次,口服。三诊(2013年2月26日):患者病情明显好转。周身阵发烘热减轻,仍自汗出,咳嗽减轻,后背腰痛。舌黯红苔白腻,脉细滑。予方药:玉屏风散加味。药物如下:生黄芪12g,白术12g,防风10g,金银花15g,连翘12g,荆芥10g,苏叶10g,香附10g,蝉蜕10g,白鲜皮12g,蒺藜12g,萆薢12g,公英20g,黄芩12g,黄连6g,败酱草15g。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四诊(2013年3月5日):患者病情好转。体温正常,腰痛乏力明显减轻,咳嗽消失。停经数月后近几日来月经,经色经量正常。舌嫩红苔薄白,脉细滑。玉屏风散加减善后。

提醒:口臭的原因不同,治疗的方法也不同,切勿胡乱用药。具体可点击文章底部老中医微信,免费咨询,根治口臭。